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机械零件,其实背后隐藏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?在广东恩平,一个特别的手工坊正在悄然改变着许多人的生活。这里,80名残障人士通过组装无刷电机、手机支架、灯饰灯架等简单易操作的产品,不仅获得了收入,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。他们的故事,就像一首动人的歌,唱出了自强不息的力量。
残障人士的福音

在恩平市恩城街道河南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,23名残障人士正忙碌地修剪线头、贴标、组装无刷电机。他们分工合作,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。小健(化名)就是其中的一员,他多重残疾,找工作十分困难。但在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项目成立之初,小健在镇政府的介绍下来到这里工作,心灵手巧的他干活细致,一个月就能挣到1554元,可以自食其力。
“我以前找工作很难,因为我的身体有残疾。”小健说,“但在这里,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我一个月能挣到这么多钱,可以自己照顾自己,真的很开心。”
像小健这样的残障人士还有很多,他们因为身体受限,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。而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项目,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。
手工坊的运作模式

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项目,是依托社区康园中心为平台,整合社会资源为残障人士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。手工坊的负责人岑文雅,是一位长期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志愿者。她深知残障人士的困境,因此,她努力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。
“我们这里都是计件考核,设置了打卡考勤、计件劳作、合格计费的工作模式。”岑文雅说,“这样可以确保残疾人报到规律性及工作积极性。我们还建立了一人一档、一日一志的台账机制,由专人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每日劳作情况。”
手工坊的运作模式,不仅让残障人士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,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。
外发机械零件加工订单

手工坊与11家加工企业实现了合作,其中3家企业与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。这些企业将工序简单、容易上手的手工外包给手工坊负责。这样一来,残障人士不仅可以获得收入,还可以学到更多的技能。
“我们主要承接无刷电机组装、手机支架组装、灯饰灯架组装、晾衣夹子组装等简单、易操作的产品加工。”岑文雅说,“虽然都是简单的加工活,但我们也会给大家先进行培训,确保成品质量合格。”
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,都需要参加手工、加工品的制作课程,并推送大量产品的制作视频,帮助他们更好更快适应加工的要求。
残障人士的增收之路
据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项目负责人介绍,因为残障人士的特殊性,这里都是计件考核,设置了打卡考勤、计件劳作、合格计费的工作模式,确保残疾人报到规律性及工作积极性,并建立了一人一档、一日一志的台账机制,由专人记录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每日劳作情况,每位残障人士基本能每月增收150至1554元不等的收入。
“我们不仅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,还通过'以残助残',大力推动残疾人之间的互助支持,让这宝贵的情感纽带在助残事业上发挥更大作用。”岑文雅说。
温情就业,心灵重塑
在恩平市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,温情就业不仅让残障人士获得了收入,更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。他们在这里,不仅学会了技能,更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,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。
“在这里,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。”小健说,“我以前总是觉得自己没用,但现在,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, earn money and take care of myself. I am so happy.”
像小健这样的残障人士还有很多,他们通过在天使助残”残疾人手工坊的工作,不仅获得了收入,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。他们的故事,就像一首动人的歌,唱出了自强不息的力量。